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

靜思語選集-布施与付出

布施
  1. • 布施如播種,以歡喜心滋潤種子,才會發芽。
  2. • 以『布施』轉慳貪;以『慈悲』轉瞋恨;以『智慧』轉愚癡。
  3. • 佈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
  4. • 施比受更有福。
  5. • 當我們幫助、布施予人時,要像走路一樣,前腳走、後腳放,即使做再多好事,也要如手畫虛空,畫過無痕。
  6. • 寧可布施五分鐘等人,勿欠人一分鐘。
  7. • 布施不一定要有錢,但一定要有心。
  8. • 布施如播種,以歡喜心滋潤種子,才會發芽。
  9. • 【布施就是修福】布施就是修福。錢財,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庫做守財奴,就與窮人沒有兩樣;但是如果用得不當也會有害身心,甚至禍國殃民。若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,則是修福積德的大好機會。
《付出》


  1. 【歡喜付出】要做菩薩,就要發恆常心。菩薩決不把「付出」當成苦事,而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。
  2. 【人生的創造者】每天無所事事,是人生的消費者;積極付出,才是人生創造者。什麼都沒做,就是空過的人生;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,就是大好的人生。
  3. 【踏實的付出】人生最踏實的事,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儘快付出--利益人群、造福社會。
  4. 【付出不求回報】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,將會招來煩惱;所以,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捨,則非但沒有功德,反增煩惱業。
  5. 【為需要的人付出】人生若能被人需要,能擁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,就是最幸福的人生。
  6.  人人恪守崗位盡本分付出,並且與人相待多一分寬容,此種和平境界,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  7.  人生的目的,不在於享受物欲,而是盡責任;人的責任,就是去付出。
  8. 人間多苦難,需要有愛心的人發願付出,人生能無所求地付出,最是輕安自在
  9. 問心無愧心最安,能夠付出、能助人救人,最是快樂。
  10. 身體生來就是要為人服務,若無盡心盡力付出,就白養身體一生了
  11. 能救人的人叫作菩薩。把握一日的付出,即是一日的菩薩
  12. 人生的命運,並不是說我來求佛菩薩就能有所得;最實在能得到的就是『我怎麼做就能怎麼得!』
  13. 有能力去幫助他人,是值得慶幸的。
  14. 能為別人服務,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。
  15. 【拾己為人】佛教的真正精神在於不為自己,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,寧可拾己,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。
  16. 【惟慧是業】菩薩之情廣大無邊際,能包容宇宙,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,絲毫不求眾生的回報。菩薩常念知足、安貧樂道,所追求的只是智慧,所以說「惟慧是業」--依智慧而行動,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的地方。
  17. 【發揮良知良能】人人都有佛性,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,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、去造福人群;這分救人之心,就是菩薩心。
  18. 【如何成就道業?】欲成就菩薩道業,必須擁有不畏心勞、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,勇往直前,方能達成。
  19. 【真菩薩】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,真正的菩薩能做事、能說話、能吃飯,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。
  20. 【普愛天下】以佛陀普愛天下眾生之心為己心。佛陀能為一切眾生犧牲,我們也能為濟助眾生的志業不惜辛勞付出
  21. 【無條件地奉獻】愛不是要求對方,而是要由自身付出,無條件地奉獻,做到事事圓滿。
  22.  以奉獻的心做事,會愈做愈歡喜;以職業態度做事,就難以擺脫煩惱與倦怠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探讨峇眼巴硕渔村的建立年份-从图寻史

在探索峇眼巴硕最初建立村庄的详细历史年份,我们是无法 完全 从本村的所谓百年宫庙去追溯,原因本村百年历史保安宫 保存下来的文物及文献,唯独仅 存的 文物 历史佐证仅有一 面 民国十四年的匾额, 至今也只有 99 年的历史。由于安顺百年历史庙宇保顺宫的香火源自 峇眼巴硕 保安宫,以...